糖尿病防治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我国作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经过终身漫长的治疗过程,但在众多“糖友”人群中,有不少患者存在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生活中防治糖尿病的时候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糖尿病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治疗和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今天就给“糖友们”好好克服一下,希望大家远离糖尿病的防治误区,正确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误区一:糖尿病就是因为糖吃多了而患病。
很多人都误以为糖尿病是因为平时吃糖吃多了引起的,其实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很多,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很复杂,并非简单因为摄入过多的糖而引起,而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误区二:糖尿病没有症状的话就不需要治疗。
不少“糖友”,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他们往往是在进行健康检查时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这样的患者虽然没有糖尿病症状,却并不等于没有糖尿病。其实在该病被发现以前,高血糖对患者机体的损害就已经存在。只要血糖没有被控制或控制得不良,高血糖就会不停地侵蚀着患者机体的组织器官,严重时即可使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无论有无症状都要进行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
误区三:把饮食控制得越少越好。
人体每天对食物的需求是有一个基线的,若低于这个基线,即使血糖控制得好,也无法保障患者的健康。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天主食摄入量应控制在350克以内,副食可以是200毫升牛奶、或50-100克瘦肉、或50-100克豆制品、或450-600克蔬菜,并按照现代营养学要求的早中晚三餐热量供应的比例(3∶4∶3)进行合理调配,同时根据患者体力活动的强度进行适当增减。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增加蔬菜摄入量,既可满足其饱腹感,又可达到降低血糖和血脂的目的,对防止并发症和促进疾病康复极为有利。
误区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水果中的果胶等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果糖的代谢也无需胰岛素参与,因此,适当吃水果对血糖不会有明显影响,还对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十分有益。
误区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会产生依赖性。
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制品或基因工程的产物,在临床上多用作替代人体本应产生的胰岛素,参与糖代谢而控制血糖,一般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对于迟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越早越能保护患者体内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而对于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初诊时可能血糖很高而胰岛素水平很低,此时因高血糖抑制了病人自身的胰岛素分泌,若用胰岛素治疗,随着血糖下降,其胰岛细胞自身的分泌功能也会得到相应改善,为患者以后减量使用胰岛素或改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误区六:糖尿病是可以根治的。
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来看,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细胞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而2型糖尿病患者其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是受多种基因等因素控制的。因此,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方法。
误区七: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血糖升高是一点点变化的,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病症被觉察时,血糖其实已发生变化很久了。如果此时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就像一拉着重物艰难行走的人突然断了绳子会摔倒一样,人体对突然降低血糖是无法马上适应的。因此“糖友们”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随意乱添加一些疗效不清、剂量不详的保健品,使血糖过快下降。
上一篇:三伏天如何正确吹空调?
下一篇:老年人补充蛋白质应该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