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心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大家都知道,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还有一个问题叫“血稠”,它对健康的危害,有时甚至不逊于“三高”。
血粘度升高时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症状,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病。据医学观察发现,血粘度升高的病人早期常有以下几种信号。
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粘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没有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晰。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2、午后犯困。
午饭后,会感到十分困倦,必须睡一会,精神才会好转,否则整个下午都会无精打采,这是饭后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相反,晚餐之后的精神状态特别好。
3、阵发性视力模糊。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中老年,常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特别是突然扭动颈部时,更容易出现视物模糊或复视的现象。这是因为血粘度过高,血液流速变慢,缺血缺氧,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所致。
4、气短胸闷。
血液粘稠度增高,会出现气短胸闷的现象,尤其是蹲着干活时,感到胸闷、气短甚至气喘。这是因为血液粘稠度高,心脏给各个器官供血迟钝,而下蹲时腹压增大,回到心脏的血液更少,肺与大脑等器官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导致呼吸困难。
不过,血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而变化。如果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必然会引起身体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科学生活,才是预防血粘度升高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起身眼前发黑可能是血管奔溃的前兆,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
下一篇:高血压的运动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