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病人康复训练有哪些注意事项
脑梗病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需从安全、科学、心理等多维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具体要点:
一、训练安全
1、预防跌倒
训练时选择防滑地面,避免穿拖鞋;
使用助行器或家属搀扶,避免单独活动。
2、避免过度疲劳
每次训练不超过30分钟,每日2-3次,以“微汗、稍累”为度;
出现头晕、胸闷时立即停止,必要时监测血压。
3、防止二次损伤
关节活动范围以无痛为限,避免暴力牵拉;
患侧肢体避免过度负重(如提重物)。
二、科学训练
1、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梗死部位(如脑干、内囊)和功能缺损程度制定方案;
例如,偏瘫患者需优先训练健侧代偿能力。
2、循序渐进
从被动活动→辅助活动→主动活动逐步过渡;
例如,先从床上翻身训练开始,再过渡到站立、步行。
3、多维度结合
运动功能:平衡训练、肌力训练;
认知功能:注意力训练(拼图)、记忆力训练(数字复述);
语言功能:发音训练(吹气球)、口语表达(描述图片)。
三、医疗配合
1、定期评估
每2-4周由康复科医生评估功能进展,调整训练方案;
例如,肌力从3级提升至4级后,可增加抗阻训练强度。
2、药物管理
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降压药,控制危险因素;
避免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
四、心理支持
1、情绪管理
脑梗后抑郁发生率达30%-50%,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可通过心理咨询、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抑郁。
2、家庭参与
家属学习基础康复手法(如按摩、翻身技巧);
鼓励患者参与家庭活动,增强社会归属感。
五、环境与营养
1、环境改造
安装扶手、防滑垫,去除门槛;
卫生间使用坐便器,降低如厕风险。
2、营养支持
高蛋白饮食(每日1.2-1.5g/kg),补充Omega-3脂肪酸;
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控制体重。
六、常见误区与禁忌
1、误区
“等完全恢复再训练”:康复黄金期为发病后3个月内,错过效果大打折扣;
“只练患侧,忽略健侧”:健侧代偿能力是回归社会的基础。
2、禁忌
训练后24小时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需警惕再发脑梗;
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时,暂停高强度训练。
提示:脑梗康复需“医患家”三方协作,专业指导+家庭支持+患者坚持=最佳预后。建议选择具有神经康复资质的医院或机构,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上一篇:脑梗病人应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